• 网站首页
  •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联系我们
海港区文明网
  • 页眉5
  • 页眉4
  • 页眉3
  • 页眉2
  • 页眉1
    志愿者
    注册 | 登录
    • 新闻头条
    • 主题活动
    • 新时代文明实践
    • 文明创建 文明城市 文明单位 文明村镇 文明校园 文明家庭
    • 乡风文明 道德红黑榜 乡贤文化 乡规民约 家风家训
    • 诚信建设
    • 道德模范 平民偶像 好人365 身边好人
    • 我们的节日
    • 未成年人教育 新时代好少年 社区少年宫 乡村学校少年宫 道德实践
    • 志愿服务
    • 公示公告
      家风家训 海港区文明网 家风家训
      秦皇岛李砚金家庭:孝老敬亲传家训 四世同堂乐融融作者:河北文明网  来源:河北文明网  浏览:15517  时间:2022-7-15 16:19:50

        秦皇岛市李砚金家庭

        孝老敬亲传家训 四世同堂乐融融

        “太爷,吃饭啦!”

        7月12日一早,在奶声奶气的童音呼唤下,家人们依次落座,欢声笑语中,李砚金一家开启了一天的早餐时间。

        先喊“太爷”吃饭,对于家中2岁的小孙子而言,已经成了习惯。而“长辈先入座”这项传统,在李砚金家已延续了30多年。

        今年57岁的李砚金,拥有和睦美满的四世同堂大家庭,家中的老父亲李志茂今年已经93岁,身体硬朗,精神矍铄。老人说,这都多亏这些年儿子儿媳的细心照料。

        面对父亲的夸赞,李砚金脸上绽出会心笑容,“说起来,这些都是家族传承。”

        “我家祖上原是呔儿商,自我太爷爷那辈起,就在东北经商。呔儿商文化中,看重诚信互助。小时候回老家,听父亲讲以前老房子里挂着一块匾,写着‘积善堂’,奶奶也给我讲了许多祖辈上积善助人的故事。”李砚金告诉记者,作为呔儿商,他家中很早就传有“爱国爱家,懂礼守法,孝德感恩,诚信助人”的家训。

        在这样的家庭中,孝老敬亲的观念,早已深植在李砚金心中。

        1987年,独居老宅的祖父母年事已高,需要人陪伴照顾。李砚金的叔叔姑姑们商量的照顾方案,两位老人不满意。作为长子长孙的李砚金和妻子计秀凤商量后,主动承担起照顾祖父母的责任,带着不满周岁的儿子,搬去和祖父母同吃同住,百般孝顺,让爷爷奶奶乐享晚年,直至双双终老。

        后来母亲去世,李砚金看到了父亲的伤心颓唐,就将父亲接到了身边,细心照顾,直到今日。

        为了让父亲有一个好身体,李砚金经常陪父亲进行体育锻炼,有时在小区、有时在公园,有时是散步、有时是赏景。为了让父亲开心,李砚金还经常拉着儿子李春旺加入其中,周围邻居常看到祖孙三人一起开心的身影。

        父亲在家闲不住,李砚金就专门安排时间带着父亲四处游赏。至今,父子二人早已走遍了秦皇岛及周边的大小城市。时间充裕的时候,李砚金还带着父亲去沈阳探访旧友。

        在李砚金看来,让父亲安享晚年,并不只体现在物质上,更多的是儿女们的陪伴、关爱,需要精神上的满足。“父亲年纪大了,常见的病痛也多了起来,药物和保健品是一方面,我们多陪着他说说话,让他体验到儿女承欢膝下的乐趣,对他的健康也有好处。”

        李砚金所做的不止如此。2004年李砚金岳父去世后,他又主动把岳母接过来同住,早晚聆听教诲,经常陪玩伴游。岳母和他们共同生活了近15年,逢人就夸赞自己摊上了个好姑爷。2018年底,老人安详离世。

        李砚金孝老敬亲的善行善举,这些年也在不断影响着身边的人。家族的人,在他的感召之下,每年传统节日期间,都要回老家老宅团聚。身边的邻居,知道李砚金照顾老人“有一套”,遇到与父母发生分歧的事,都会来找李砚金协调解决。

        “总有人问我该如何与老人相处,其实很简单,就是把老人当成孩子。小的时候,老人对我们耐心呵护,现在照顾老人,我们也要多些耐心,认真呵护。须知‘家家有老人,人人都会老’。”李砚金说道。

      责任编辑:朱琳
      ·上篇资讯:习近平在新疆乌鲁木齐市考察调研
      ·下篇资讯:习近平在新疆考察时强调 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 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生态良好的美好新疆
    • 关于我们 | 联系我们 | 网站地图 | 友情链接

    • Copyright © 2011-2023 www.hgqwmw.gov.cn Government All Rights Reserved.
      中共秦皇岛市海港区委宣传部 海港区文明办 主办 版权所有© 海港区文明办 2005-2023
      地址: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秦皇东大街49号 邮编:066000 电话:0335-3550303 邮箱: hgqwmbxx@163.com

      冀公网安备 13030202003189号

       冀ICP备05012345号